序号 |
标 题 |
作者/单位 |
文献来源 |
摘 要 |
1401 |
教育创新的关键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 |
韩慧瑛; 周雪霞;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2009年 S1期 |
教育创新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以教育理念更新为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在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又要不断创新,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
1402 |
要学点教育史——关于教育创新的一次谈话 |
吕型伟; |
课程.教材.教法 ,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2003年 11期 |
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叫创新?近年来在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形式主义与浮躁的现象相当严重,我称之为浮肿病与多动症,口号不断翻新、模式层出不穷。仔细去检查一下,除了向你展现那一点形象工程以外,大都是文字游戏,其实一切照旧。我也曾说过,这一场教育改革如果最终失败的话,原因…… |
1403 |
教育创新需关注的三个方面 |
葛玉华; 上海市泗塘中学; |
上海教育 , Shanghai Education,
2003年 24期 |
创新是教育工作不断跃上新的水平,实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灵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但创新需要把握其内在的实质,不能把创新作为标签到处乱贴。对此,我们学校在实施教育创新的进程中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能显示其强大的生长力。 教育创新需要根植…… |
1404 |
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创新 |
唐盛昌; 上海中学; |
上海教育 , Shanghai Education,
2003年 18期 |
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定位.科教兴市的提出,数字上海的构建,对教育(也包括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育如何适应培养明天人才的需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课题。新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育.特别是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创新,成为探究与实践的一个核心问题。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会带来五个方面的创新: |
1405 |
全面发展教育创新的理性思考 |
王毓询;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天津教育
2000年 Z1期 |
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使其健康成长需要全面发展教育的创新。所谓全面发展教育,从创新的视角看,是指为了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具有体力、智力、情绪与伦理各方面因素的完善的新人,而进行的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技能教…… |
1406 |
试论孔子的教育创新 |
周凌宇;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
继续教育研究 , 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
2010年 01期 |
通过系统介绍孔子在教育产业、教育模式、人才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诸方面创新实践与创新成果来展示孔子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并以此来揭示孔子作为一创新文化倡导者与实践者的形象。 |
1407 |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思考——以云南省寻甸县为例 |
周诗伍; 王凌;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
继续教育研究 , 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
2010年 04期 |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和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理论基础,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可通过开展双语教育、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依托学校建立社区学习中心等三个途径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 |
1408 |
浅析传统文化的保护对美术教育的意义 |
王文权;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
前沿 , Forward Position,
2010年 04期 |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之分,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其保护方面世界各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教育领域,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我们做得还有所欠缺。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融入教育之中,尤其是美术教育之中,它的意义和紧迫性很值得我们思索。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现状以及导致出现问题的原因,反思教育,结合美术教育的现状,城市与城镇学校美术教育的核心点应在国家教育宗旨基础上调动本土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结合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为民族文化多样性更持久的传承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
1409 |
中小学教育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探微 |
张学敏; 王爱青;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
民族教育研究 ,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2009年 04期 |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民族心理和民族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和外界交流增多,民族文化渐现缺乏民族性。而学校教育的普及一方面使学生少了学习民族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民族文化传承提出了新的方式。本文针对当前民族中小学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对策分析,旨在为当前民族中小学教育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
1410 |
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 |
雷鸣强; 湖南师范大学; |
教育科学 , Education Science,
1998年 04期 |
所谓事物的本质,则指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它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该类事物必然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和最稳定的共同属性;第二,是该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或独有的属性;第三,对该类事物的多种其他属性而言,则是规定和影响其他非本质属性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它是由该事物的特殊矛盾决定的,是该事物的其他一切矛盾的胚芽。第四,它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这是我们讨论教育本质的基点。这里的“教育”应指一切形态的教育,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教育,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一切教育等。它是指客观存在的自在教育或人参与了的教育,而不是人们自以为是教育的“教育”。在这里,教育更多的只是人与社会互动活动的一种客观规定,不一定具有属于自己的活动实体或机构。基于这些思考,我们认为教…… |
1411 |
论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显性课程问题 |
容中逵;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2009年 10期 |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够,在显性课程上主要表现在课程计划中体现传统文化内容的科目、课时比例少和教材编篡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容不足两方面。为此,我们应当改进课程计划,在课程目标上充分挖掘并体现传统文化因子,在课程和结构上调整并增加传统文化的学科和课时比例,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拓展并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素材。 |
1412 |
论当前我国教育传统文化传承践行之文化观基础 |
容中逵;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
当代教育科学 ,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Science,
2008年 01期 |
如何践行当前我国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其认识基础便是对立反思中和的守成主义文化观,这不仅是文化发展本身的机制和文化守成主义产生的根源及现实功用所在,也是当下世界及中国的实际情形使然。反思中和的守成主义文化观应当具有守成的基本气质和反思的基本精神,克服三种极端的误解和滥用。 |
1413 |
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 |
曹能秀; 王凌;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2009年 05期 |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1](P17)民族文化传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一个国家(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的文化传承,例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某单一民族的文化传 |
1414 |
论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宏观教育决策因素 |
容中逵;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2009年 02期 |
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宏观教育决策因素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上的泛政治化倾向,忽视中国人之培养;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实利主义,忽视教育之人文化成功能;教育制度及政策制定上的他者中心倾向,忽视有中国特色之基本国情。为有效加强我国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我们应当重提宏观教育决策之国民性,整体赋予传统文化传承以应有地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