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 页 >> 课题交流 >> 正文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实验报告
时间:2015-05-07  来源:admin  
   每个教案都必须经历“个人准备——集中讨论——资源共享——个人微调——课后反思”的过程。教导处、教研组仔细审阅“教学目标、自学指导、达标检测”三项内容,加强指导,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出发,着眼于迎接未来国际竞争的挑战,着眼于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省、市、县也相继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意见,这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提出的社会大背景。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全国上下都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新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新教材及新评价体系伴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应运而生。在全国各省区实验总结的基础上,新课程已步入了推广应用阶段。面对新课程该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等问题已摆在了每一个久惯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师生面前。怎样从传统的定势中走出来,走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课程?怎样处理好传统课堂向新课程的过渡?一系列棘手问题已摆在每位老师面前。
   不论教育教学理念如何变更,教材如何变化,课堂教学始终是学生、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是课堂。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优化课堂教学入手。
   易门县十街中学于2004年3月启动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在县教科所的关心指导下,各实验员历时二年的努力和探索,现已按预计方案完成了实验研究任务,形成了一定的成果,特提出实验研究报告。
   一、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主旨及实验内容。
   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这一课题的研究,旨在寻一条路,搭一座桥,让老师、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的定势中走出来,顺利地走进新课程。在继承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探讨优化课程教学的方法、途径,确保在走入新课程后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能稳步提高,推进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实验研究主要从优化教师行为的研究、优化教学过程的研究、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及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探索,构建优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
   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实验的实施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于2004年3月正式开题启动,为了确保课题研究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学校在“以研促教、以研促校”的思想指导下,始终如一地把该项工作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持之以恒,抓紧抓实抓好。做到组织、领导、措施、人员、经费五到位。营造一个浓厚的科研氛围,保障实验研究顺利开展。
   (一)前期筹备阶段(2003年10月——2003年12月)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实验组
   2003年10月学校成立了由行政办、教务处、各年级组长组成的课题领导小组和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实验小组,加强对课题研究的领导和实验的指导训练。
   2、营造科研氛围,创设实验环境
   实验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得到学校每一位师生的积极配合。因此,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云南省关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学科“课程标准”和相关文件精神,宣传开展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认识,统一步调,要求每一位师生都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成为一名参与者和研究者。其次,我们依据每位教师的特长,科学分工,明确职责,互通有无,各展所长,为实验研究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3、全面调查,广泛收集资料,详细拟定计划方案
   研究前课题组成员依据各自的研究任务,通过问卷、谈话、调查等形式,广泛收集资料,充分了解、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情,学生的学习方式及课堂评价的现状,为找准实验的切入点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把新课改的理论要求与我校当前课堂教学实际进行横向、纵向对照,找准问题及差距,确定子课题。遵循科学性、操作性的原则,拟定实验计划,于2003年10月制定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方案》,保证了实验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得以开展。
   (二)实验实施阶段(2004年3月——2006年1月)
   在耐心细致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2004年3月,课题进入实验实施阶段,全面落实研究计划,开展具体研究。
   1、细化子课题,分门别类作探索
   课题组挑造了一批综合素质高、理论基础厚、教学观念新、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承担子课题的研究。施兆奇负责传统教学现状的调查,武云宏、高敏、孟德录负责教师组织行为和指导行为的研究,李建华、杨平仙负责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研究,孟增福、高文宏负责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鲁芳负责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此外,每个子课题下又再次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了各实验教师都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克服了实验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抓好研究过程的全方位管理
   实验教师的工作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为保证实验早出成果,课题领导小组把实验的全程纳入科学规范的流程,全方位管理。
   (1)参与实验的教师必须潜心钻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系统把握新课改的要求及新教材特点,有意识地努力将课堂教学过程向新课改要求靠近,并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记录教学心得。
   (2)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每个教案都必须经历“个人准备——集中讨论——资源共享——个人微调——课后反思”的过程。教导处、教研组仔细审阅“教学目标、自学指导、达标检测”三项内容,加强指导,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3)课堂教学中要求实验教师充分把握住教材和学生的层次性,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实施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每课有收获,日日有提高”。
   (4)实验领导小组每月深入实验班听4次课,每学期组织上1次实验观摩课,每年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培训、观摩2次以上。此外,将各个实验教师的实验进展情况纳入常规考核,及时进行阶段小结,加强对实验示范的监控。
   4、归纳共性,形成理论
   在各个学科间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因学科特点的差异,具体的课堂操作过程不尽相同,但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是一致的。针对各个阶段实验的进展,课题组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开展交流活动,提炼出具有共性的科学观点,逐步形成一套体系。
   (三)总结、结题阶段(2006年1月——3月)
   2006年1月,实验进入总结结题阶段。此期间,学校集中人力、物力开展总结提高,形成物化成果。先后完成传统教学现状调查报告一份,阶段小结2份,优化课堂教学综合论文集1册,各学科课堂教学设计集1册,实验研究课说、评课稿1册,课件25个。整个实验,学校投稿入费4000余元。全员参与,合力攻关,至此,我校历时二年的“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研究在学校领导及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预设的实验任务。
   三、实验成果
   该课题实验在县教科所的关心、指导及全校师生的共努力下,历时二年的探索、研究已达到预习目标,科研之花已结丰硕之果,具体体现在:
   1、通过实验的开展,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已逐步摆脱传统教学定势的影响,经过“洗脑”与“充电”,新的理念已植入教师心中。学校寻找到了一条帮助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路子,教师掌握了一把开启新课程之门的钥匙。
   2、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改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为学生所熟知。学生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由“死读书”、“读死书”向能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转变,知识范围得到扩展,个性得到张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3、教师的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得到锻炼,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素养好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我校教学上的骨干、科研上的领头羊。
   4、课堂教学效益稳步提高,实验年级教学质量良好,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增强,差生面逐渐缩小,尖子生呈良性发展态势,学习成绩分化现象得到明显控制。
   5、“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学校办学效益好。开展实验以来,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不同层次获得发展,厌学情绪得到缓解和减轻,逃学、辍学现象得到有交遏制,“普九”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
   6、师生参赛获奖面广。自开展实验以来,我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面显著扩大。二年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获市级一等奖1人;县级一等奖4人,二等奖3人;撰写论文荣获国家二等奖1人,省二等奖6人,三等10人;市二等3人,三等2人,县级获奖26人,省级辅导一等2人次。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省一等7人次,二等4人次,市一等14人次,三等4人次;县级奖40余人次。
   四、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我们是在摸索中前进,加之实验人员理论水平的局限,有些领域的研究难免粗浅,有的尚待进一步研究。
   1、在对学生及教师的评价中,受市、县期末统考“一刀切”指挥棒影响,了对师生的综合客观评价,多元评价方式的构建还任重道远。
   2、学校硬件设施不足,尤其是信息技术教育相对落后,学生搜集信息、查阅资料较为困难,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及专题研究课因条件的限制难以开展,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还需进一步研究。
   3、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还是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