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 页 >> 科学传播 >> 正文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时间:2015-05-07  来源:陈力丹  

       

       现在传媒对科学的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例如美国华盛顿新闻博物馆2001年公布的美国公众评选出的“20世纪世界100条重大新闻”中,科学新闻占了37条,比例相当高。原因在于最近100年来,生活中的科学因素激增,人们对科学的关注近年也呈上升趋势。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相对较低,但近年也呈上升趋势,1996年全国第三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时,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只占被调查者的0.3%,而这个数字在2001年的调查中已经上升到1.4%。虽然不令人满意,但上升速度是很快的。根据新华社2001年10月的报道,除了正规教育渠道外,我国科学信息的传播渠道中,有82.8%的受众通过电视、52.1%的受众通过报刊获得。最近两年的网络传播发展极为迅速,估计从网络获知科学信息的比例会陡然加大。 

  这种情形对于科学界来说,本是好事情。但是,随着传媒对科学报道数量的加大,报道中出现差误的情况相当普遍,一些伪科学的报道也经常见诸媒体,甚至一度甚嚣尘上。这些问题可以笼统地概括为传媒对科学报道的误读,有的属于传媒界与科学界的自然差异造成的,一定程度上难以完全避免;也有记者缺乏科学素养的问题,还有利益驱动和不遵循职业道德规范的问题。 
  传媒界与科学界的不同话语体系 
  大众传媒的职业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1.追求异常的、轰动的新闻,以及与人们生活和利益切身相关的信息;2.新闻报道要求在第一时间迅速完成;3.新闻语言力求标新立异,扣人心弦;4.新闻事实是指记者所见、所闻、采访所得的事实(从另一个角度说,即可能所报道的不是真实的事实),一般难以进入事物的内部和使用不同领域的专业语言。 
  而科学的话语也有其特征,1.它是一种严谨的必须消除歧义的体系,通过定义、概念、符号、公式等来精确化对象;2.科学理论本身具有层次性,有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之分,不同学科间也存在显著的话语表达差异;3.科学的体系永远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它不断地通过“假设-排除”来推动自身的发展;4.对每一项研究方法和对成果的评价,由于各种原因,会很不相同。 
  即使记者一方有一定的科学素养,采访作风扎实,报道科学也会发生误读,但可能出现的差错不是最紧要的。这是因为:1.传媒界对科学事实的选择自然偏重于轰动性和影响力,那么很可能发明一种营养液要比发现一种基本粒子更有新闻价值。2.科学的结论往往是不确定的和有许多附加条件的,但是新闻则要求被报道的内容是肯定(精确)和及时的,是就是,非就非。3.用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来转化科学术语,注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记者与科学家之间充分的协商,作为主动方的记者有必要形成一套报道科学新闻的程序,报道中使用的大众化概念,需要经过当事科学家的认可(尽管这种认可有时对他们来说很无奈)。另外,还需要传媒建立新闻报道的“更正与答辩”机制,能够保证科学报道以这种经常的更正与答辩的方式延伸人们对科学的认识。还需要说明一点,有些科学问题是很难用普通的话语表达的,报道者在使用一些科普小故事时,要尽可能与当事的科学家或在行专家核实,这方面闹出的笑话已经不少,而且更正起来很难,有时错误的理解多少年也纠正不过来。例如最近出版的一本书里讲,有人一定要爱因斯坦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相对论,他灵机一动,对大家说,比如你同亲爱的人坐在火炉边过了五个小时,你会觉得只过了五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五分钟,你会觉得过了五小时。这就是相对论。这个故事流传得很广,完全是对相对论的曲解。传播这个故事的人可能没有恶意,但反映了科学以外的人,在不自觉地乱用人文逻辑,而用人文逻辑解释科学,这也是传媒报道科学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我们已进入电子传媒时代,目前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最大窗口。这样一来,专家们在面对无法按文化程度划分、男女老幼混杂的观众的时候,会更加感到用他们的生活语言叙说本学科的困难。人们在电视上期望没有什么知识复杂到无法解释给普通人听,各方面的权威只有当他显示出拥有“普通”知识时才能得到完全的尊重。而科学专家,往往只是某一领域知识的主体,在一般社会生活领域的知识也可能还不如普通老百姓。在这种情况下,传媒的记者应起到连接双方的桥梁、导线作用。如何将科学家的语言转换成大众语言,同时尽可能地减少转换过程中的信息扭曲和衰变,需要记者和科学家共同努力。 
  传媒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和 
  理性思维问题 
  目前我国传媒的记者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在一线的记者大部分是近几年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他们的知识结构较老一辈合理,但浮躁的社会背景造就了知识的普遍浅薄。现在传媒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有的媒体记者的流动率每年达到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这种情况对于维持较高水平的记者的科学素养很不利。从一些科学的报道的切入角度和主持人提问看,他们对于所采访的问题理解不够,令回答者,特别是坐在电视直播现场的专家很为难。其实,这里并非要求记者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而是要求记者具有一般的科普知识,但是能够达到这个并不算高的标准的传媒从业者,似乎很少。 
  记者的科学素养,除了具有科普知识外,还表现在能够以理性思维把握科学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因为许多看来有新闻价值的科学新闻,在科学上意义并不大,而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科学创造,往往难以引起普通人的兴趣。如何在尊重新闻价值的前提下,不过分炒作其实没多大科学价值的新闻,同时找寻适当的新闻由头,引发人们对真正科学创造的兴趣,这是报道科学的新闻记者的基本功。 
  这里需要强调记者的科学理性,即使知识不多,但是对于一些问题应该有常人的判断。可是,一旦发现奇特的关于科学的新闻源,我们的不少记者头脑发昏到丧失了常人的理性。 
  《新闻记者》评选的2002年中国十大假新闻中,假科学新闻上升到了三条:《生活时报》发表《微波炉是恐怖凶手》的假新闻、《江南时报》发表《地球只剩50年》的假新闻、新浪网发表《千年木乃伊出土后怀孕》的假新闻。第一条新闻只要通过简单的调查就可以即刻否定。第二条只要具有地球地质的常识就能够即刻否定,第三条恐怕最没知识的成年人也不会相信。 
  近些年来,我们的传媒炒作了很多伪科学新闻,从较早的耳朵认字、特异功能,到永动机、水变油、邱氏鼠药,还有每隔几年总要重现的某人已解决哥德巴赫猜想(“1+1”)的报道,即使最初真的出于科学探索的目的,到后来也变成了迎合“宁求其怪不求其真”的社会心理,与“倡导科学”无关了。 
  记者的科学素质加理性思维,是保障科学新闻少出差错的基本条件。遇到以下情形时,做记者的要特别小心:1.当问题属于科学暂时无能为力的领域;2.当问题处于科学探索的困惑时期;3.当问题面对随机性和复杂的因果关系之时;4.人们渴望健康和幸福而现实尚不能完全实现的地方。如果有人突然宣布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某一点,一下子解决了问题,提供的新闻事实越精彩、故事的矛盾冲突越集中、越有高度的情感或趣味,就越要冷静地考察新闻源。 
  科学研究本身是无国界的,基础理论研究代表着人类思维发展的最高水平,应用研究本质上也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但如果用科学新闻为政治或民族意识服务的观念指导科学新闻的选择与写作,就可能又多了一分对科学的误读。一些为了证明形势大好的关于科学的新闻,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往往抓不住问题的症结,传媒因此也无法发挥这方面的舆论监督作用。例如SARS流行时期,差不多每天都可以在传媒上获悉不是这里就是那里发现了病原体、发明了迅速检验或治疗该病的方法,而这些被报道的东西,后来绝大多数没有了下文。现在我们才多少知道,中国关于SARS的科研本来可以在世界领先的,但是现行国内条块分割的科研体制和对国外资料所有权保护意识的薄弱,造成了我国这方面的科研全面败北。这一真实的情况,直到现在知道的人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