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为校本教研提供广阔天空 |
时间:2015-05-07 来源:吴静亚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家的关注越来越集中在这二点:一是教师对改革的态度、热情以及理论修养和行动的准备,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被提出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二是改革最终要发生在(或回归到)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活动设计便应运而生。我市教育局教研室推行的“一课三议”就是一种很好的校本教研制度。所谓“一课三议”是指一个教学内容,由备课组内的每位老师依次试教,每次上课后,由组长组织评课、议课,修改教案,再上课……在这样一个教学流程中,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在某一环节上就会有创新点,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就会有亮点。通过这种现实的头脑风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目前我市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每一所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并实现宽带接入互联网,在电子备课、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基础教育设施大投入的背景下,这样的回报是否值得?在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到底有多高?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在“一课三议”的校本研讨活动中虽然也应用了信息技术,但只是用到了文字处理的功能,还没有用到网络的通讯功能,而网络的头脑风暴更能充分挖掘“一课三议”的作用。现在流行的教育博客就可以为“一课三议”的深层次发展提供一个网络平台。
一、学校博客使用现状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要浏览一些学校网站,安装博客系统的还真多,注册人数也不少。但打开仔细看看:有的教师把它变成了纯粹“剪贴版”,没有一点自己的原创;有的开始写了两篇,过了个新鲜期,就没了下文。有的教师甚至只是表了一下态(注册了用户名)。所以大多比较“冷清”,网志统计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更让人觉得遗憾得是,教师相互之间很少“串门”,日志的阅读和回复不多,也就是说,教师把这项工作当作是业余的乐趣。在这种状态下,博客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还不如静态的个人主页,因为博客最大的优势就是便于交流,通过交流一个人不再只拥有一个“苹果”,而是一筐。因此我认为:只要把教学研究活动和博客系统有效地结合起来,学校博客现状就能改变,教师就能够自觉地使用博客,把它作为工作和学习、反思的需要,要让他们感觉到做一个博客的同时,也是在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用好博客,学校的“一课三议”教研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空间,活动质量必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
二、博客支持下的教研优势 零技术 从网管的角度看,利用网上提供的源代码很容易在学校网站上搭建一个博客系统,只要做好服务器的安全工作,并时常留意官方网站提供的系统补丁就行。从教师角度看,每一位会浏览网页和输入文字的教师,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这相对制作个人主页的技术含量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这给教师群体参与网络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保障。跨时空 传统的学校教研活动,一周安排一到二个小时,集中某一地点,把最近的一些教研信息做个传达;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或新课程理念;安排学校下阶段的教研活动等等。如果是集体评课,那么,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自述;教研组领导的点评;资深老师的发言;时间很快过去,大部分老师都轮不到发言的机会。参加N次活动后,你便会发现:这种活动次数不多,在组织上比较麻烦,因为教师每天都有必定的工作内容,学校和教师都必须要在工作与活动之间做出平衡的安排,这不可避免地对活动产生影响。这种活动本应是见智见仁,畅所欲言,评点优劣,议论得失,使普通教师受益匪浅的好机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赏识的话多,上纲上线;建议的话少,轻描淡写;争论质疑,更鲜有所闻。教师即使心中另有看法,也因领导、资深一锤在前,或想法尚未成熟,不敢冒昧;或碍于情面,不便开口,就“因时间关系,到此为止”了。有了博客,开始网络教研,以上问题迎刃而解,教师随时可以在网上继续参与评议,并且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氛围宽松还可以争论。博客,为传统教研活动拓宽了空间,延长了时间。 开放性 网络是开放的,由此,利用博客进行网络教研活动也是开放的。传统的教研活动一般都是以学科来分的,规模大的学校以分备课组活动机会多,这使得学科内的教学信息交流相对困难。而新课程要求学科间的整合研究活动的开展,更是困难重重,学科整合遭遇很大的局限性。而在网络提供的平台上,可以跨学科、跨年级浏览和讨论。网络教研极大的拓宽了参与的人群范围,各个学科老师,只要对此感兴趣的,都可以参与进来。甚至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参与进来,共同讨论,共同提高。张家港市电教馆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班博客群就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家厚教授和一些信息化硕士、博士一起参加。他们的参与,给教师们极大的鼓舞,提高了参与热情,使大家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水平,效果非常好。我认为开放的网络教研,必定给校本教研注入新的生机。
三、由网络教研开展设想 建立部门列表 为了让教师能及时了解各部门的信息,网管要在博客系统专题分类上建立学校各部门的列表,并有专人负责更新,把一些最新教研活动消息发布在博客上。如教科室,先在教科室栏目建立“最新消息”子栏目,再根据活动名称建立相应子栏目,如“语文案例评比”,教师提交案例时,在日志的系统分类上选择“语文案例评比”,这样教科室可以很方便地查看教师提交情况,还可以在案例下面注上修改意见,其他教师也可以参与发表看法。教学活动交流 首先学校要根据活动安排,在博客系统上建立以活动名称命名的子栏目(如数学骨干教师展示课),这要放在举办部门的系统列表上。活动开展后,要求上公开课的教师及时把教学设计发到网上,听课的教师把自己的现场发言整理后同样要放在网上,没听到课的教师也可以在网上看到,并参与评课,上课教师就能采百家之长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如果网络环境允许,还可以把精彩课或骨干课的课堂实录用视频形式发布,使因事而未能到场的老师也一睹为快。 撰写教学反思 现在很多学校要求教师撰写教后记,一课一思,直接写在备课本上,但教师有时忙起来就会顾不上写,而且同轨教师之间的想法也不能够共享,一个学期下来,便随备课本更换而束之高阁了。有了博客,就很容易解决,每个人的博客上有一个“日历”,一看这张时间表,想不写也难了,你想看别人上同样内容的感受,点点鼠标就能看到。一段时间下来,把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进行整理、提炼,就是一篇很好的来自于一线的随笔文章。你觉得有的想法不便与别人共享,则可以屏蔽。 各种资料归档 对于学校来说:教师经常要上交各种资料,如学校教师每二周的教育随笔、班主任的工作案例、少先队方面资料等,是不是也可以用博客来实现无纸化办公呢?对于教师来说:一段时间下来,可以整理自己的博客,按照自创、转载等分类整理,保留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把它放到自己的U盘中或刻成光盘。(虽然用其它形式也可以,如论坛、FTP,但博客更容易做到资料的管理。)久而久之,是否能作成大文章也未必内有可能。 要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与效益,必须要做好教师的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合作互助,教师的行动研究与专家的专业引领三个方面的工作,而利用博客就比较容易实现。当然,博客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实际效果还要有待于我们去实践。
四、结语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硬件投入已经不再是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深化的障碍,而如何充分应用现有设备为教育服务却迫切需要我们去探索,千万不能让信息化工程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如果学校办学资金充裕,可以考虑采用教育软件公司开发的校园信息化系统,这更能为学校量身定做。但对于一般的中、小学校而言,采用网上提供的免费源代码就能做到。现在大家都在认识、使用博客这个事物,它的广泛使用为学校网站增强了互动性,校园网因此而充满了精彩,为校本教学研究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空,展示了一个更为灿烂的前景。本文仅仅从博客与校本教研的结合上作一些探索。当然我们在运用网络时,更要加强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做到二者之间的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