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 页 >> 自招动态 >> 正文
自主招生折射中国教育离创造力培育还有多远
时间:2015-05-09  来源:admin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开出要在“相关刊物发表作品、论文”的条件,一些学生和家长开始想方设法发文章“闯关”。(5月4日《光明日报》)
对于中国来说,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培养,已经成了一个让国人产生审美疲劳的话题,却从未有过什么实质性的突破。学术界和各种职称评定中出现的“潜规则”似乎已成常态:论文代笔、花钱发表等等,而忙于书山题海的高中莘莘学子,究竟有多少学有余力者能在刊物上发表原创作品乃至论文?这样的自主招生条件的确值得商榷。
伊丽莎白是美国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主席。她说,ISEF的参赛者被限定在中学阶段,这是一项原创的、非常严肃的科学实验竞赛,绝对不是科普游戏。“每一个社会,都应该去鼓励那些充满创造力的思想者和愿意承担风险的冒险者,因为创新往往是和风险相连的。”创造精神正是这一竞赛的第一生命。
事实上,中国也有自己的“ISEF”。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协、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就联合创办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但是30年下来,这项旨在培育中国青少年科学精神的比赛,反倒成了家长、评委、科协、教育系统掌权者等各种力量之间的权钱交易、抄袭拼凑、毫无创造力的名利场。
为什么自主招生、科技创新大赛会出现黑幕?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体制内,保障公平和透明的基本制度尚未建立。二是中国的孩子们无法承担来自父辈甚至祖父辈两代人的期望之重,因此更无力承担创新之险。美国的成功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创造力带给整个国家的极大收益,但与高收益相伴的从来都是高风险。对于中国而言,不仅仅是孩子承担不起创新的风险,整个国家亦如此。
自主招生本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摒弃传统唯成绩论英雄的招生体制弊端的一种创新,更需要选招的是那些具有极强创新意识与创造力的青年才俊。因此,自主招生,不应是以“比到窟窟买鸭蛋”的硬指标来选才子,而是去发现并挖掘学生与众不同的创造力特质,最大化体现大学的办学宗旨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