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 页 >> 个性化教育 >> 正文
稼轩学校个性化思维构建教学:让成长梦想照进现实
时间:2015-05-15  来源:admin  
大众网济南4月14日讯(通讯员 侯月阳  史春勇)现在,700多万泉城人正在为实现“济南梦”而不懈努力。济南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心中有梦的名士:汉代的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一片赤心报国;宋代的辛弃疾,“马革裹尸当自誓”,一生谋复国;元代的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忧患国计民生……在驻望名士的思想大智之时,历城的教育工作者们也有着追索哲人足迹的梦想。
  历城教育有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魄力抓均衡发展,让城乡孩子同享优质教育,真正让学生受益,让人民满意”。
  历城教师有梦——“让成绩成为教学过程改造的自然结果,让成长成为教学过程改造的终极追求”。
  历城学校有为——作为一所“新”学校,济南稼轩学校的“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成果,在2014年获得“济南市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后,又荣获了建国65周年以来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如今,随着“为思维而教”的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稼轩学校的“教育梦”,也因为稼轩人的勤奋和智慧,变得不再遥远。
  2004年,稼轩学校正式“开门纳客”。2008年以前学校只有2位教师在济南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奖。近几年,学校已涌现出5位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12位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37位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
  近三年中,学校有60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陈鹏获全国青少年国际象棋冠军,并晋升为国家运动健将,李堃获全国手风琴大赛金奖第一名;有200多人在舞蹈、钢琴、二胡、古筝等专业获得较高等级,单钢琴十级的就有100余人……
  在全国奥赛中,学校毕业生更是傲视群雄。目前已有15人获金牌,8人获银牌;2014年高考,历城二中有11人考入或保送清华北大,稼轩学校的毕业生就占了10人……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深厚的教育,能够给学生留下如此深刻的成长印记?这又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成立仅仅11年就如此“年轻有为”?让我们走进这所学校,聆听师生成长的铿锵足音,感受“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给稼轩学校注入的成长动力……
  问诊教学:摒弃“分数至上” 主张“为思维而教”
  2005年10月,香港教育代表团到稼轩学校交流访问。其中一位专家说:“我对你们课堂感受最深的是,老师每提一个问题,班级内50多名学生能够在同一时间齐声回答出同样的标准答案,难道学生的思维如此惊人一致?在我们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45名学生往往会有45个个性不同的答案。”这次交流更引发了稼轩学校对课堂改革的深层次思考:教学究竟为何而教?是要一张好看的考试成绩单?还是要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思维培育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学校基于以上判断,选择了“让成绩成为教育教学的自然结果”。
  “在问诊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注重接受式学习,只注重教学的结果(分数),忽视教学的过程。而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校校长李矿水说,传统教学忽视人的个性化,学生面对一刀切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思维方式单一,缺乏个性;教师同样存在着迷失自我、满足于一般化、缺乏教学个性的倾向,导致教学缺乏生气和乐趣,教学过程也成为僵化、模式化的流程,不利于人才培养。“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培育往往被教师泛化。正确答案一旦得出,思维训练即告结束,甚至教师直接用结论替代学生思维过程。学生有了错误理解,后续学习就会产生困难。”
  稼轩学校突破“分数至上”的传统思维,以“个性化思维构建教学”为核心,提出“为思维而教”的教学主张。2007年,学校组织专家团队对80余节具体课例进行诊断研究。专家们指出:你们的教学很有特色——教师的教学不单体现了个性化,还关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原来,这就是学校多年来苦苦追寻的教学的真意!
  “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体验中成为学习主体,教师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李矿水说,老师们基于“为思维而教”的主张,通过建构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群,对学生思维加以培养,将由注重知识点、成绩的过程转变为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探寻的教学过程,学生真正得以发展,成绩也就成为了教育教学的自然结果。
  长缨在手:变革教学过程 打造教学模式群
  如何将“为思维而教”落到实处呢?稼轩学校从变革教学过程开始,从制约学生发展的关键问题出发,以创新教育的活动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案例—实证研究”为基本路径,通过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将思维科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大量教学事实的观察调查、分析归纳,对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改造,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特色和个性风格,构建起了教学模式群。
  为了实现“为思维而教”,稼轩学校开展了小课题研究。教学过程依托四种思维(学科课程思维、教材编者思维、执教教师思维、发展中的学生思维)。它们以课程、实践、人本的方式存在,又在教学中相互融通。在教学中,老师们根据课程标准中的思维目标,分年级、分学科制定思维训练体系,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提炼并进行整合分类,科学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系统的思维训练内容,并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资源生活化、三级课程系列化,实现了在问题解决中实现知识学习、思维提升,实现了在活动过程中提高社会交际与实践能力。教师在解决教学问题中凝聚了共识,有了共同的教学价值追求:课堂教学不能指向分数,而要最终指向学生思维的进步,指向学生的生命成长;教师要“为思维而教”,要把培养人的创造性和培养创新人才统一起来。
  “学校专门开展了教学月活动,通过赛课、晒课检验教学成果,老师们都能以主导问题为主题、以深度思维为核心、以任务型思维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学生有意识地复演、再现、创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既激活了学生思维,又丰富了课堂活动。”李矿水介绍,学校还总结出了思维课堂的要素——教师、内容、问题、学习共同体、思维产品和环境,提炼出了形成思维场的五种方案(在打开问题的思路中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在不断深入的活动中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在充分表达和倾听中提升思维的严密性、在反思和质疑中增进思维的批判性、在发散与拓展中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提出了八大教学策略(问题提出策略、假设生成策略、路径探究策略、个体验证策略、群体互补策略、表达交流策略、结论整理策略、应用拓展策略)来系统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将自己的思维与智慧融入教学过程,构建起了教学模式群。
  “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的优势在于,构建了‘为思维而教’的教学体系,实现了价值、过程、空间、范畴等四个方面的创新,将‘为思维而教’由教学理想成为教学现实,打破了僵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与学的个性化,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历城区教育局局长庞振福说。
  “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变知识传承、成绩本位的教学为以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的思维对话,形成了集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位一体的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范式,得到了众多教育专家的高度认可。专家们普遍认为:成果回应了我国教育范式转型时期教学改革的现实诉求,立足创新人才培养,聚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思维培育目标,从变革教学过程开始,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带有中国本土气息的原创性智慧,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省教科所、省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市教科所、区教育局等单位多次召开成果推介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平台、省教育厅“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平台也进行了专门推广,成果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硕果累累:学生乐学老师乐教 成果辐射全国12个省份
  “小孔成像”实验是物理课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课本中做实验的小孔形状比较单一,容易被其他光源干扰,而且孔的大小以及像距都无法调节,实验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学生马知遥和王叶继大胆创新,把原教学实验仪器改进为可调节像距的多用途仪器,大大提高了实验成功率,并因此获得“山东省实验创新大赛一等奖”。像马知遥和王叶继一样,学校还有一大批学生在这场“为思维而教”的改革中获益。他们在教师指导下,由书本学习延伸到实践学习,由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由学校教育延伸到校外教育,从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生成问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提升了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
  “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究竟让一所学校发生了怎样的蜕变呢?其实,只要听上一两节课,就会发现,最核心的改变在学生。
  “教育的核心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获取分数,而要把重点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稼轩学生健康,阳光、乐学,更乐为自己、为他人的幸福承担责任。”学校副校长张绪儒说,实践证明,思维课堂改变了学习的内容、结构和性质,学生学习负担轻了、学习质量高了,对知识的理解深了,学业水平成绩优异,且成绩分布相对集中,较少两极分化。2014年历城二中11名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中,有10名学生出自稼轩学校,足以说明个性化思维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当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在这场“为思维而教”的改革中受益的又不仅仅是学生,学校老师也在快速成长,一支研究型、智慧型的教师团队正日渐成熟。仅2013—2014学年,学校就有赵学东、王庆秀2位教师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张艳艳、王明军、郭红、王东东、王庆秀等5位教师获省优质课一等奖,黄秀丽等11位教师获市优质课一等奖。近年来,学校还涌现出了省特级教师2人,齐鲁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教学能手1人,市名师人选1名……“‘为思维而教’让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即使是新入职的教师,也能很快提升。”学校副校长王玉红说,目前学校大大小小的课题有70多个,这些课题都是老师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和教学细节而展开的,实现了从教育本质的入手参与教学过程的改造。
  2014年,“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奖项的价值更在于成果本身的意义。成果是我们教学改革‘十年磨一剑’的成果,不过我们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拿奖,更多是为培养学生”,李矿水说。这一成果,让学校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更优化了整个区域初中教育生态。如今,这一成果更是推广辐射到了全国12个省份,一大批学校和师生在改革中受益。
  未来可期:实现更高水平的国家课程校本化
  获奖之后,“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将会走向何方?成果总架构师、历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钢城的回答掷地有声——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稼轩学校对“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过程,是历城区改造教育教学过程的成果之一。2008年,历城教育局提出“让学生的成绩成为改造教学过程的自然结果”,成为了历城区域改造教学过程研究和实践的整体理念;2009年,他们提出“塌下身子,改造教学过程”;2010年,他们提出“改造教学过程,没有捷径”;2011年,他们提出“向课标进军”;2012年,他们提出了“建设规范的学科教学”;2013年,他们提出了“四种课型”;2014年,他们又提出了“四种能力”……
  这些都是历城教育人为实现“教育梦”而做出的努力。在追寻“教育梦”的过程中,教师围绕“办学为什么,教学为什么,学习为什么”三个问题,每日“三省”;教师从教学课例中梳理问题,参与“挂牌招商”。听课研讨交流,也成为教师们的新常态,“活动建构教学”、“规程”、“方案”、“三说”、“两会制”、“案例—实证”、“规范学科教学”、“学校课程建设”、“四种课型”、“四种能力”等新名词不仅从老师们口中说出,还通过“师生活动”内化为变革的文化力量,在每间教室里天天“发生变化”。
  八年来,历城基础教育也基本实现了五大转型:在教育价值取向上,从过度追求现实功利,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质量评价上,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而多样的综合评价;在学生培养模式上,从标准化、同质化教育,转向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培养;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从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转向注重专业素养和教育境界;在教育管理方式上,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转向更加强调思想和专业引领。
  2014年12月,在稼轩学校举行的“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国家级教学成果推介会上,历城教育人又提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教育梦想。“人才培养的探索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一旦实现更高水平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我们的学校也将处在更高的平台上,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对此,稼轩学校充满信心,历城教育充满信心。
  专家视角下的“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该课题研究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处在从“知识”转向“发展”、从“继承”走向“创新”的转型期这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这一研究目标,选题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变革教学过程开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无疑是一个具有高度教育智慧的策略选择。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核心是尊重人,唤醒人,培育人,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变知识传承、成绩本位的教学为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重的思维对话。
  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齐健:
  运用实证的方法,基于学科教学过程生态的建构,培育师生思维品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实属当下教学改革领域富有价值的探索。
  山东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陈培瑞:
  稼轩学校的“个性化思维建构”这个点抓得很准,实践证明,教学改革和初中升学率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济南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王春光:
  这项成果,把教科研的“高大上”变成了“真小实”,接地气了。让个性化思维教学改造、让个性化思维的培养成为主题,是契合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方辉:
  “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引领了当前教学的改革,教学过程抓住了“个性化”“思维”这两个核心:“个性化”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体现了对学科的尊重;“思维”是学生成长当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教学,这是非常重要的。
  历城区教育局局长庞振福:
  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的优势在于,构建了“为思维而教”的教学体系,实现了价值、过程、空间、范畴等四个方面的创新,将“为思维而教”由教学理想成为教学现实,打破了僵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与学的个性化,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历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历城二中校长李新生、成果主持人:
  稼轩学校的学生思维活跃,综合能力强,升入高中后后劲足、潜力大,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已真正成为学校发展、区域教育发展的动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