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 页 >> 两岸四地 >> 正文
中国家长,你为什么活得这么累?
时间:2015-12-11  来源:曹林、汤勇  

  没有哪个国家的家长有中国的家长这么累,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承载着如此大的压力。渺小的家长们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拉进了魔咒一样的社会磁场中,只能被动适应和跟随这个起跑线,而无力抗拒。竞争总使有些家长会用力过猛,于是起跑线不断前移。
  
  上了发条的社会,不断前置的起跑线
  北京部分家长为孩子进重点小学花费竟然高达25万!这是2011年时一家媒体的报道,这则报道面世后,引发了舆论热烈的讨论。这25万是什么,是择校费。当时,这样的择校费在北京海淀区稍微知名一点儿的重点小学,动不动就要6万以上。而且要找关系,找了关系才有交钱上学的机会,不然能交钱的机会都没有。当然,这种状况目前发生了很大改变。虽然各地都在治理择校费,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家长在积极择校,所以择校费总能以各种方式借尸还魂。
  没有哪个国家的家长有中国的家长这么累,心累,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承载着如此大的压力。孩子一出生,孩子在哪上学就成为压在家长心头的一座大山,操碎了心。为了孩子上学,换工作、买学区房、找关系、搬无数次家。
  看到“部分家长为孩子进重点小学花费竟然高达25万”这条消息时,除了想批评学校之外,还想批评家长,为什么要挤这样的学校呢,为什么要交这么多钱。正是家长往这样的重点小学挤,挤得头破血流,才助长和哄抬着这样畸高的择校费。可说实话,这种对家长的批评,我是没有底气说出来的——因为我不能保证自己不成为这样的家长,我知道,等我孩子长大后,作为家长,我可能也会去挤这样的学校。到处都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广告,很难不受影响。
  我儿子快满两岁时,我就替他报了一个早教班,很贵,每节课两百多块钱,其实根本教不了什么东西,就是一群小孩儿一起玩儿。早教班还宣传说,我们是双语教学,真是大忽悠,汉语还没学会说两个字,就双语教学了。可明明知道是忽悠,看到邻居的家长都给宝宝报了名,也都争相报名,自己实在担心孩子未来真的会输在起跑线上。社会的竞争压力太大了,这个起跑线也越来越前移了,恨不得在胎教、在准备怀孕的时候就开始竞争了。
  虽然教育部的官员一再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种忽悠,不过我相信,这些官员作为家长,一定比谁都更在意这个起跑线,这真是一个让人很纠结的事。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问题,很多人在理性上,都觉得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但是,当置换成家长的身份后,进入到那种焦躁的社会氛围中后,立刻变得不理性了,立刻被卷入了那种对“起跑线”的焦虑和追求中,很早开始就焦虑于孩子的上学问题,交很高的择校费送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学。“起跑线”是家长身上的枷锁,也是孩子的枷锁,家长们坐一起聊起这个话题,总是眉头紧锁非常沉重。
  这不是哪个人、哪所学校的问题,而是一种整体的社会氛围。到处都是像“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之类的竞争暗示,每天都害怕落在起跑线之后,时时都处于竞争压力下,这让教育变得非常焦虑和浮躁,孩子在这种紧张的驱赶下也得不到自由的发展,学习也没有快乐。
  他的基本观点是,现在过于激烈的竞争,可能给社会、给人格的发生,带来了许多非常负面的影响,加剧了社会的冲突。他觉得,我们应该淡化竞争的压力,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发展氛围。可我相信,朋友在作这番演说时,可能也缺乏底气,这种“无竞争的教育”可能只是一种理想,一个乌托邦,如今整个社会都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时钟,竞争无处不在,我们真的很难进行这种没有竞争的教育。学生们很快就会进入残酷的竞争,奖学金、实习机会、保研机会等等。但是,我很欣赏朋友提出的这个观点,它应该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充满路怒情绪的公路是当下的一个隐喻,遇到很小的拥堵,如果有及时疏导,或者车主们保持等待的耐心,很快就会畅通――可我们常见的是,大家都立刻焦躁地按喇叭催促前方,其实这样按喇叭对于缓解拥堵并没有什么用,相反却加剧了拥堵,让大家更加焦躁――可是,谁也不愿意耐心地等待,而是想通过按喇叭发泄情绪,既加剧了自己的焦虑,也让拥堵变得更糟。细想一下,不断前移的起跑线,不也是如此吗?渺小的家长们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拉进了魔咒一样的社会磁场中,只能被动适应和跟随这个起跑线,而无力抗拒。竞争总使有些家长会用力过猛,于是起跑线不断前移。
  我们的身上都被上了发条,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写给家长:人生是一场不必抢跑的马拉松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中最珍贵的是人,而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认识的堆积、分数的获得,这便是教育最基本的常识。教育一旦把考试作为研判教育的唯一手段,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尺度之后,教育者所遵从的就只有知识、分数,只有空洞的说教、僵硬的制度和束缚人的铁笼,而唯独没有“人”、没有“人性”。那样,教育就会在远离常识的路上越走越远。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或者说教育就是生活。孩子们来到学校,其实也就是一个生活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营造一种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得以自然地生长,这是常识。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提及最重要的东西——幸福。如果我们的教室让孩子感到压抑,我们的学习让孩子无所适从,我们的课堂让孩子感到枯燥无味,我们的校园让孩子望而生畏,我们的学校让孩子的学习生活没有一点幸福可言,又怎能为孩子的未来幸福人生奠基?
  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也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上名牌大学,这是常识。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以爱的名义去绑架孩子,以“可怜天下老师心”、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去胁逼孩子,把不断膨胀的功利心完全压在孩子身上,并给教育附加了太多的功能,那么,教育中的乱象丛生,诸如雷人标语、烧香拜佛、撕书烧书、状元雕塑等等现象,也就见怪不惊了。
  孩子的校园生活肯定离不了作业和试题,也离不了分数和成绩,但绝对不应仅仅是这些,他们的校园生活应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童年生活应是缤纷绚丽的。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远比作业试题、分数成绩重要得多,这是常识。
  孩子喜欢的教育是顺应孩子的个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信,让不同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标和发展方向,让孩子成为他最好的自己,或者说成为他自己应该成为的那样的人,这是常识。如果我们忽视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异,一把尺子卡到底,一个标准量到底,要么会过早地给孩子贴上失败的标签,要么会把孩子教成越来越像同一个人。
  教育,应该尽可能不设防线不过多干涉;教育,应该允许孩子大胆假设和质疑;教育,应该允许孩子犯错;教育,应该鼓励孩子在思考中多转几个弯;教育,应该注重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多样性;教育,应该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美丽的大自然和奇妙的科学世界;教育,应当充满幻想和想象力。这些都是常识。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而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教育是慢的艺术,也是等待的艺术,允许孩子慢慢来,慢慢成长,这是教育常识。如果我们急功近利,心急火燎,拔苗助长,竭泽而渔,对孩子实施过度的教育,过早地给孩子加重学习任务,特别是将幼儿教育小学化,则只能将孩子葬送在起跑线上。
  孩子成长需要我们陪伴,但不需要我们过多地干预,需要我们呵护,但不需要我们一味地溺爱,需要我们引导,但不需要我们越俎代庖地去替他们做人生规划,这也是常识。然而我们总是怕孩子摔倒,这可能正是孩子在成人后摔倒了,再也爬不起来的原因。我们总担心孩子未来人生不幸福,这恰恰是孩子们未来人生不幸福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