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 页 >> 教科综合 >> 正文
学习是第一生产力
时间:2016-08-01  来源:admin  

 

      学习是第一生产力

  儒家的学说中,不乏有关学习的言论,比如《论语》开篇“子曰”之后的第一个字就是“学”。再往后看还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许多。另外,荀子有《劝学》篇,《礼记》里有《学记》篇,儒生的老祖宗孔子也常常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好学的品质:“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见好学的品质对于儒家学者来说,是必须要具备的,学习的行为,也是一定要坚持的。作为儒家的代表作品之一,《中庸》里当然也有不少关于“学”与中道的论述,而且也把“学”奉为获得至诚的中庸之道的重要方法。
  《中庸》里首次提到学习,就是开篇的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学”在哪里呢?就是这个“修道之为教”。老天爷赋予了我们作为人的禀赋,让我们有了选择向善的可能性,而不是像植物动物那样,大多只能依靠本能而活着,如何把这个难得的天赋按照它自有的规律发挥到最高呢?在出品了《中庸》的思孟学派看来——其实这一点,他们也是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就是学习。
  《中庸》讲学习,讲了三重意思: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以及一心向善的学习目标。那些觉得学习好累、我生来什么都好就不用学了,或者只知信奉不知反思的人,都是无法习得中庸之道的。
  《中庸》一章里,将明善而诚作为中庸之道的关键枢纽,认为中庸之道在于坚持公正平衡,而支撑公正平衡的受力点在于一颗真诚明善之心,此所谓“至诚”。这份至诚,对于造物主来说,是天生的,因为老天爷造物从无二心,不然他也不会就这么明明白白地把这个世界摆在咱们眼前。天地是很坦荡的,他们的至诚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人家天生的,不用勉强、不假思索,就能从容地行真诚的中道。生活在天地间的人可就没这么高的觉悟了,除了那些天赋异禀的圣人们,像尧、舜、周文王、周公这样的,咱就不说了,剩下的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孔子在内,该怎么办呢?他们想要行中庸之道,修至诚之心,就需要“择善而固执之”,选取善事善理,然后坚持不懈地把握住它。
  
  孔子就曾经夸他的得意弟子颜回说: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颜回这个人,选择的就是中庸之道,每当他懂得了新的善道,就不断地琢磨把握,唯恐失去了。《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中庸不是请客吃饭,讲的是公正、诚善。公正有多难,看看古往今来的冤案就知道了;诚善有多难,看看我们身边的种种纠纷就知道了。因此,只有不断地磨砺学习,抱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决心,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我们找到内心深处那颗千锤万凿出深山的诚善之心,让它成为中道而行的支柱。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择善固执呢?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审慎地思考,明白地辨别,笃实地履行。这话说得很明确了,因为前面已经说了要择善而从,还要固执地从,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那应该怎么办呢?如何择善,又如何固执?王阳明说得好,“事上磨练”“知行合一”。小孩子学游泳,既不能马上跳进水里,得在岸上观摩一会儿,也不能一直不下水,看懂了就得马上去水里实践找感觉,等到扑腾会了,怎么游都不会沉了。同理,学习的过程,也是从原理到实践,对于中道,思考了、辨别了、认定了,就到了“笃行”这一步,只有在人生路上一直保持一颗求上进、求中正的心,在一件一件的事情上反复打磨自己,才能将中道真正内化到自己的心中,到那时,就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心所欲不逾矩”。
  
  沈从文一生的经历,是个挺好的例证。现在我们一提起他,印象里是一个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的老爷子;可是你到沈从文故居里看看,年轻时候的沈从文,天哪,就是一个薛蟠再世,棱角鲜明,既痞且流,越往后,奇怪了,跟鹅卵石似的,越磨越圆润了。这跟他一辈子的经历有关。沈从文本名不叫从文,叫沈岳焕,20岁之前的他,是湘西与川黔边界的一个散兵游勇,边城街头的小混混一枚。20岁的时候,他毅然决然脱下军装,只身来到北京,没有钱,没文化,就厚着脸皮在北大旁听,一听就是六年。这六年里,他考过大学,发表过文章,办过杂志,终于脱胎换骨,到了第七年,来到上海,收获了人生第一份也是唯一份爱情。他曾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一句话,我想可以作为前面五个三字句的浪漫版,两者分别说了人生的两种美好收获:诚明的内心和坚贞的爱情,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更是维护后者的盾牌,而这些收获,都来自于、也只可能来自于一颗孜孜不倦的求学上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