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 页 >> 教科综合 >> 正文
“手写汉字”已成为最亟需保护的中国文化
时间:2017-01-18  来源:admin  

 

   八年之前笔者在《中国教师》杂志(2008年第4期)发表了《手写汉字的特性与生命力》一文,文章的结尾这样写到:“我们能预见和断定,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无论电脑文字在书面交际活动中推广使用到什么程度或者再出现了比电脑打字更科学的打字技术,手写汉字也永远不会远离我们而去。原因是任何一种表现汉字的技术与手段都无法取代‘手写’的特性功能,所以它会永葆生命的活力。 ”多年后的今天我再看这篇文章,特别是最后这段话时,心里总有些说不出的感受。原因是,当年就因为看到手写汉字受到了电脑打字的冲击而发表的这篇文章。可是七年过去了,手写汉字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却日渐衰退,一再退场!所以就不免自问:当年对手写汉字生命力作出的判断及预见还正确吗?现在过春节贴春联已经很少在能看到手写的春联了,绝大部分都是印刷的春联;手写的书信几乎被微博、短信、QQ聊天等完全取代了;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里,大街小巷的牌匾、门头、招牌、及各色各样的广告、宣传栏等等,全都是印刷或电脑喷绘的;公务办公场所几乎全是无纸化办公;医院绝大部分也都实行电子病历,很少再有手写病例;就连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学校现在都在尝试推行无纸化教学、电子书包等;各级、各类型的书法艺术展览与以前相比,几乎成了“圈子型”的展览,观众大部分都是参与书展活动的人,社会观众参观书法展览的人数比从前少了很多。由于工作、生活中使用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长期依赖于键盘,遇到需要手写的时候往往就会“提笔忘字”。本来“提笔忘字”只是老年人“健忘”的表现,可是现在年轻人“提笔忘字”的现象却大有人在。还有,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会”上,一些场外观众随机跟从听写,其正确率低得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即便是那些层层角逐出来的精英,有不少学生只是把字写对了(不出现错别字,笔画不多不少,结构大致正确,这已是难能可贵令人折服。),但写的却很不规范、很不端正。再就是,现在我们的大、中、小学中大约有近一半左右的学生握笔姿势都不正确。在很多的电视新闻节目、电视剧中(包括中央台)出现人物写字的镜头时,执笔姿势不正确的现象屡见不鲜。凡此种种现象都说明“手写汉字”远比七、八年前受到的冲击更大了,确确实实已经走到了需要大力倡导继承、保护的边缘!


   然而,在手写汉字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时候,很多人却并不以为然,都认为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就像御牛耕地,烧火做饭一样这些中国人千百年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我们认为手写汉字的衰退、淡化和“御牛耕地”、“生火做饭”还不能等同而论。因为手写汉字除了它最基本的语言文字交流功能之外,还富有更多的文化传承功能。中国文化之精髓有很多地方都是寄托在汉字字形和汉字书写手脑配合之中的。这是中国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熟练的书写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为什么这样讲呢?笔者认为:“手写汉字”——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它是一项历史最悠久,文化元素含量最多,普及程度最高,实用性最强,对人的人文性影响最大,传承、保护意义最重要的中国文化。


   第一,手写汉字是人们学习语文和其它文化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及基本功。对一个正常人来讲,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谁都离不开这项最起码、最基本的能力。也可以说手写汉字对于人们从事各项学习活动几乎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工具性作用,特别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更不能离开手写汉字。人们从启蒙学习开始,伴随着识字就开始了写字基本功的训练。无论是传统的语文教学,还是现代的语文教学,也不管采取的方法是“先识后写”、还是“多认少写”,识字与写字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学习活动。

 
   第二,汉字在手写的过程中通过一笔一画的书写和简架结构的构思布局,可以加深人们对汉字认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有利于学习。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认识一个生字之后,单凭视觉记忆,很容易回生和淡忘。如果能提笔把这个生字书写几遍,哪怕是用手在掌心上空写两遍,其识字记忆的效果就会大有不同,每写一遍对生字的记忆、理解就会巩固一次、加深一次。所以说用手书写汉字更加有利于人们识字的学习。


   第三,汉字通过手写可以使人们升华对文字表意的认识,更容易丰富感情、激发灵感最能彰显汉字的人文性。因为汉字的“六种造字法”赋予了汉字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等独有的字符特点,这是其它字母类文字所不具备的。所以人们在亲为汉字书写的过程中,书写出来的汉字就会对自己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启迪、暗示作用。如在书写“人”字时,简单的一撇一捺结体成字之后,书写者脑海里就会人气顿生;在书写“雨”字连写四个“点”画时自然就会有雨点纷纷落下的想象;如书写“春”字时就会有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联想;在手写“父”字或“母”字时自然就能联想到伟大的父爱、母爱,不免会肃然起敬倍感亲切。


   第四学习、实用手写汉字可以历练人生,让人终身受益。无论是学习写字还是应用性的写字,在亲手书写汉字时,书写者必须手脑并用高度集中精力,调动各种思维,创造性地去绘制一个个字符形象,并且都会尽其所能使其取得较完美的造型。所以“写字”,因为无论是谁,书写汉字时在实现正确表达的同时,都会希望自己的字能写得更美观、更漂亮一些。人们在书写完一个字、一行字、或者一段文字时,自觉不自觉地都会有一个自我鉴赏、自我评判、自我调节的心理。所以,在手写汉字的书写过程中人人都会有一个追求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过程体验。因此,用手书写汉字的这一过程体验,是对人们最有意义、最富有价值的过程体验——它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提高手脑并用的灵活性;它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让人们在书写中经常不断地感悟美、创造美、享受美;它可以使人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特别是青少年如果从小就重视写字热爱写字而且能写一手好字,无疑会受益一生。即便是现在手写汉字的用场小了,但对自身良好习惯的养成,气质的培养以及文化、艺术、人文素养等品位的提高都会大有好处。从更大的方面说,重视保护传承手写汉字这门传统文化对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提升国家的软实力都会有重要作用。


   第五,博大精深的国萃艺术——书法源于汉字手写。手写汉字是书法艺术诞生、发展、传承的基础,没有手写汉字就不会有书法艺术。是手写汉字(也包括手刻汉字)孕育了书法、承载着书法、发展传承着书法。因为手写汉字包含着两项内容:一是实用性的“写字”重在写形,功能在于交流;二是艺术性的写字(即:书法)既重写形更重写意,功能在于艺术欣赏。如果把“书法”比喻成红花的话,“写字”就是绿叶,如果把“书法”看成是地上的苗,“写字”就是地下的根。因为学习书法首先必须先学习写字,如果一个人连写字的一点功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成为书法家的;如果一个人连一点写字的常识、体验、技能都没有,他也不可能有能力、有兴趣欣赏书法艺术的。假设我们中国人大家都放弃了写字的学习与实用,恐怕书法艺术也就不复存在了!因为书法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其它艺术像音乐、绘画、雕塑、舞蹈、杂技、戏剧、相声等等,欣赏者即便没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可以会有不同程度的欣赏兴趣和不同水平的欣赏能力。而“书法”则是依附于“写字”而存在的艺术,大家谁都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如果大家都不写字了,谁还有兴趣欣赏书法?谁还有能力欣赏书法?


   第六,手写汉字不但是一项技能、一门艺术、更重要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虽然手写汉字绝大部分的实用功能可以被键盘输入所取代,但是它所承载的其它文化元素,电脑文字是无可取代的。一是汉字是我们华夏五千年文明高度集中高度浓缩的文化载体,有人称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如此等等。这些对汉字的美誉我们谁都认可,但要真正领略、体验、感受它的实质和内涵,只有通过“识字与写字”这条途径才能更好的获得。如果现在我们的文字交流只依赖于信息化处理而不再手写汉字,无疑汉字文化的传承就会至少丢失一半!二是手写汉字有着不可替代的人文特性,因为手写的汉字它是一个个富有变化、充满情感与活力的字符。它可以因书写者的个性、书写技能水平的高低、条件的优劣、心态的好坏等,使其字符的笔画、形态、组合布局等,呈现出各种相应的势态。势态的不同就会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感受。正是因为手写汉字具备了这些人文特性,所以才有了“字如其人”、“见字如面”、“书为心画”的说法;正是因为手写汉字具备了这些人文特性,所以才有了、“题词”、“签字”、“笔迹鉴别”等非手写汉字莫能的特殊功效;正是因为手写汉字具备了这些人文特性,所以才有了“家书抵万金”、“情书动肝肠”的感人效果;正是因为手写汉字具备了这些人文特性,所以才使书法艺术充满了气象万千、神采飞扬的艺术魅力。为什么手写汉字会有如此的功效呢?原因就是手写汉字是书写者借用书写工具心驱手动、心手合一、一挥而就而留下的轨迹,这种轨迹一旦形成就容不得任何人再去修饰或改动,否则就会形游神离。况且,这种轨迹还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被识者通过想象与联想还原其书写者当时心驱手动的情景。“读古帖、临古帖,能与古人对话”的体验就证实了这一点。所以说手写汉字它是一种可以超越时空的,有情、有性、带有灵性的人性化符号。它的作用和独特效果是任何印刷文字,电脑文字所不能比拟与替代的。


   综上所述,我们应如何正确地看待评价继承保护手写汉字的意义和必要性呢?时下,我们在评价某一项技术或某一种产品时往往都会以“科技含量的高低”“社会效益的大小多少”为标准来进行评判。如果我们将手写汉字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来看待,将汉字手写作为一种文化技能来看待的话,它就应该是文化品位、文化含量、文化价值特别是人文价值意义最高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技能!它对我们国人的影响与作用(如,工作、学习、生活、身心、情操、意志、修养、等等)都是非常大的,其价值意义不能用“历史”和“现实”来定义,因为只要我们的民族现在和将来一直在使用汉字,它的价值意义就应该是永恒的!如果说我们要继承发扬和保护中国文化,笔者认为最应该、最值得、最需要继承发扬和保护的中国文化应该首先是“手写汉字”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文明、传播文明最原始、最基层的文化。如果连这个最古老、最基础、最典型、也是最普及、最实用、的传统文化都保护不好,传承不好,还谈何保护传承其他的中国文化!“手写汉字”与被历史更新淘汰的“御牛耕地”、“生火做饭”是绝然不同的。后者更新的先进性、优越性完全可以取决于“效率”、“效果”。而键盘输入、信息化处理取代手写汉字只是在“效率”、和“部分效果”方面凸显了它的先进与优越。如果把手写汉字比作一枚硬币的话,以上所述它那些不能被取代的特性与功能正是“手写汉字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可惜,它这另一面原来熠熠生辉的光彩,现在已经开始暗淡与模糊。或许大家都在设想:如果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既能享受电子技术处理文字带来的方便快捷,同时又能享受手写汉字承载的传统文化滋养,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愿景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的国家、国人“正确认识了”、“真正重视了”就一定会有智慧和方法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